海底捞香港上市
9月26日,海底火锅连锁海底捞在香港上市,捞香定价17.8港元/股,港上为此次IPO定价区间的海底上限。海底捞此次IPO共集资72.69亿港元。捞香上市后,港上海底捞开盘涨5.6%,海底是捞香香港历史截至目前为止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
截止记者发稿前,港上海底捞股价由17.8港元涨至18.6港元,海底最高股价为19.64港元,捞香总市值逼近1000亿港元。港上据了解,海底海底捞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捞香其中包括高瓴、港上景林领衔等中资财团。据海底捞相关负责人透露,上市资金多用于门店管理和加速开店。
海底捞股东代表苟轶群称,海底捞将借力资本市场,在门店扩展、服务升级、新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曾透露,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中60%将用于各个地方开设新店,今年将新开180至220家新店,其中大部分门店将开在二线城市,并有15-22家门店将开在海外。
海底捞在二三线高速扩店的市场布局带动了海底捞整体的营收增长。公开数据显示,海底捞全国门店的数量由去年年底的273间增至362间,今年上半年新增71家门店,其中大多数门店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根据此前海底捞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比上半年同期增长54.4%,去年海底捞成为国内首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餐饮企业。
另外,二三线城市的较一线城市来说同期营收涨幅较快,深具市场潜力。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来自一线城市的营业收入为18亿元,去年同期为14.27亿元,同期增长率约为26%;来自二线城市的营业收入为34.67亿元,去年同期为23.396亿元,同期增长率约为48%;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营业收入为14亿元,去年同期为6.36亿元,同期增长率达55%以上,二三线城市的同期营收增长率均在50%左右。
随着海底捞业绩的提升和门店的扩张,近几年海底捞频出食品安全问题,去年8月,海底捞后厨被曝出老鼠乱窜,一时间将海底捞推上风口浪尖,以至于在海底捞上市期间仍有此前老鼠事件的相关报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海底捞在招股书曾表示,已制定和实施全面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在每个海底捞餐厅均驻派食安专职人员。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后的海底捞在加速开店的同时,应注意因门店扩张滋生的门店管理、食安等问题,另外海底捞还应注意因在二三线城市的高速扩张门店而带来的盈亏平衡问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截至二季度末中国保险业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 苹果正式允许iOS程序发行NFT,但拒绝打破30%手续费传统
- 10月25日机构对金融市场观点汇总
- 英特尔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Mobileye上市:开盘较发行价大涨31%
- 将自己虚拟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带你进入元宇宙逛展
- 加码稳汇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至1.25,历次调整有何不同?
- 广州长隆欢乐世界将于10月27日起暂时闭园,开放时间将另行公布
- 国盛证券:维持华润啤酒买入评级 目标价68港元
- 保险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 午评:三大指数探底回升沪指逼近3000点 酒店餐饮板块大涨
- iOS 16.1正式版发布:全面屏iPhone全系支持电量百分比
- 刚上市就计提3700万元资产减值,海外广告“中间商”易点天下三季报营收规模缩水
- 两部门: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 “电动车一哥”也难逃“需求破坏”?特斯拉遭大摩下调目标价
-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 释放稳汇率信号
- 兴业证券:维持华润水泥买入评级 目标价5.3港元
- 被指包装资产诈骗联创股份进行并购 一名主犯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 苹果正式允许iOS程序发行NFT,但拒绝打破30%手续费传统
- “牙茅”通策医疗三季报业绩下滑,净利润降18.47%,机构态度分歧, “医药女神”葛兰逆势加仓,什么原因?
- EIA原油库存增幅超预期但不及API增幅,美油短线拉升1美元
- 搜索
-